新规划新合作新未来——分析人士前瞻中非合作论坛第五届部长级会议
新华网北京7月10日电(记者郝亚琳、杨依军、曹欣阳)中非合作论坛第五届部长级会议将于19日至20日在北京举行。这是继2006年论坛北京峰会后再次在中国举办的重要会议。
分析人士认为,随着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的建立和中非合作的深入开展,中非关系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作为论坛进入第二个十年后举行的首次部长级会议,本届会议将对中非关系和论坛本身在新时期的发展做出新的规划。
新规划新未来
中非合作论坛是中国和非洲国家之间在平等互利基础上的集体对话机制,旨在加强平等磋商、扩大务实合作、促进共同发展。自2000年论坛创立以来,已相继举行了四届部长级会议,并于2006年召开了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
据介绍,本届会议将对2009年论坛第四届部长会后续行动落实情况进行评估,并审议通过2013年至2015年的北京行动计划,对今后3年中非合作进行全面规划。
“中非合作呈现伞状结构,伞尖是领导人的会晤;第二个层次是部长级会议等高官会议,重在落实领导人会议精神,进行部门对接;此外还有不同领域的专家和部门会议,以及民间合作等。在这种伞状结构中,部长级会议是一个重要枢纽。”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王逸舟说。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刘友法认为,这届会议将审议通过的新行动计划将进一步巩固上一个行动计划所涵盖的合作成果,拓展和深化互利合作领域,完善平等合作机制,提升中非合作的国际影响力,扩大互利合作的受益面,加强中非合作理论研究。
他表示,除了中非合作,会议还将讨论一些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目前,西亚北非局势已影响到非洲大陆的和平、发展大局,对周边国家产生直接冲击。中国作为国际社会重要成员和非洲国家的战略合作伙伴,应同非洲国家交换意见,形成共识,协作采取对策,维护非洲和平与安全。”
新阶段新挑战
自中非合作论坛成立以来,中非合作得以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全面深入发展。尤其是2006年召开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暨第三届部长级会议确立了中非政治上平等互信、经济上合作共赢、文化上交流互鉴的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在中非关系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但分析人士指出,随着中非合作关系的深入发展,其所面临的干扰和挑战也在增多,这也是中非双方需要在会议中去探讨解决的。
“现在的中非关系已不仅仅局限于中非双方,在国际体系中涉及的利益攸关方越来越广泛,更具有三边、多边的性质,所以今后一个时期,中非关系的发展受到国际因素的影响,乃至国际干扰会加大。如果说第一个十年中非关系的发展还相对顺利,第二个十年则是一个多方博弈的时代。”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副所长张宏明说。
王逸舟表示,中非关系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同时,也面临一些新的挑战:首先,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非洲也呈现出有活力的多元化增长,在这样的情况下,中非如何开创新的合作局面;其次,全球经济不太景气,中国和非洲作为两个富有活力的板块,如何向国际社会展现新的增长点;第三,西亚北非地区局势的动荡不定。
中国前驻突尼斯、贝宁大使李蓓芬认为,随着更多的中国企业和个人赴非投资,中方应加强对他们的相关培训及在国外的引导,提倡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避免因个案影响中国在非形象。
新领域新合作
中国中东问题特使吴思科说,当前,全世界都在探讨发展转型问题,中非合作也要从过去的援助和经济合作为主向更深层次、更多领域发展。双方要寻找新的利益汇合点,在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不断充实合作内涵。
目前,中国已成为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非洲是中国第四大海外投资目的地。2011年,在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的背景下,中非贸易额创下1663亿美元的历史新高。截至去年年底,中国对非直接投资存量超过147亿美元,中国在非洲落户的投资企业超过2000家。
张宏明认为,与经贸合作的蓬勃发展相比,中非在人文、安全等方面的合作还比较滞后。“随着中非合作广度和深度的拓展,安全合作特别是机制化安全合作必须提上日程。中国与非洲国家应建立常态化安全合作机制,对非洲的和平与安全也应更加关注。”
刘友法表示,为确保中非合作论坛的可持续性,中非双方应遵循开放合作的原则,在吸纳非盟加入论坛的情况下,创造条件吸纳次区域组织参与中非合作进程,并进一步发挥双方企业和智库的作用。与此同时,在充分尊重非方意愿的前提下,还可探讨与国际社会合作推进中非合作进程的可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