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与中日韩(10+3)合作15周年纪念峰会和第15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19号在柬埔寨金边先后举行。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这两个场合分别就东盟与中日韩合作、东盟中国合作发表主张。有关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些主张有利于东盟十国与中日韩合作增强应对危机的能力,推进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而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则将是妥善处理争端,维护东亚合作发展大局的关键。
本次东亚领导人系列会议在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发酵、发达国家经济体增长乏力背景下召开。如何同舟共济,应对危机影响,谋求共同发展,是摆在东亚各国面前的突出问题。在19号举行的10+3合作15周年纪念峰会上,温家宝提出,包括加快清迈倡议多边化协议修订工作在内,旨在加强10+3防范危机和救助功能的举措。
所谓清迈倡议是于2000年5月在泰国清迈举行的10+3财长会上通过的,以双边货币互换为主要内容,其核心目标是解决本区域短期流动性困难,弥补现有国际金融安排的不足。截至2008年底,在清迈倡议下,10+3各国共签署了16份双边货币互换协议。其中,中国与日本、韩国、泰国、马来西亚等国签署了6份总额为235亿美元的双边货币互换协议。有媒体评价,清迈倡议的主旨是亚洲国家不再需要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求援,避免重演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多国以高额加码求助于IMF的一幕。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宋泓指出,“清迈倡议”从最初的双边发展到现在的多边,除了通过货币互换解决区域内国际收支和短期流动性困难外,还对现有国际融资安排加以补充。中方的此次倡议将进一步提高东亚国家合作应对危机的能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能够提供一些保护,但是也有很多苛刻的条件。现在亚洲国家在进行类似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机制或机构建设。亚洲国家里许多外汇储备很多,国家之间进行调剂,这样一个区域性的机制是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作用的补充和完善。任何国家出现问题的时候,可以动用与其他国家互换的货币额,来缓解困境。有了互换的货币,如果能够投资在各国的政府债券,还可以发挥一些效益。”
针对温家宝关于“中方支持推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谈判”的表态,宋泓认为,这将有利于降低关税水平,同时降低投资门槛,从而提高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程度,推进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在第15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温家宝高度评价了东盟国家在东亚合作中的重要作用,称东亚合作得以顺利推进,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东盟国家按照“东盟方式”搁置争议、增进共识、形成合力,这种精神也应为东亚合作各方所倡导和遵循。
中国前驻泰国、新加坡、尼泊尔大使张九桓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相互尊重、平等协商是中国和东盟处理包括领土和海洋权益争端在内的各种问题的关键,“在世界和地区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如何正确地把握、维护地区的和平稳定,推动地区的合作和发展,共同应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促进地区经济增长的内生力,使这个地区继续成为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很多分歧和这个总目标相比都处于从属的地位,本着这样一种精神,中国和东盟之间就没有什么克服不了的问题和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