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最新动态 了解我们 媒体互动 声音观点 相关链接
搜索
曲星:“金秋外交”高潮迭起 “和谐世界”任重道远
2012年09月06日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2/09/06

  9月正是北京最美的时节,中国秋季外交高潮如期而至。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6日赴俄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将出席“夏季达沃斯论坛”,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梁光烈出访印度、斯里兰卡、老挝,新加坡总理李显龙、美国国务卿克林顿相继来访。

  在繁忙日程的背后,是中国外交的若干关键词:中美、中欧、中俄关系,周边外交、多边外交……盘点中国外交过去的10年历程,外交和国际关系学者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指出,中共十六大以来,中国外交最显著的发展是向国际社会提出推动建立“和谐世界”的倡议,围绕这一基本理念,外交努力求新求变。未来5年,中国可望保持综合实力和影响力持续上升的势头,但随着国际间新旧交替的矛盾更加复杂,中国争取话语权的博弈将更富有挑战性。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王逸舟说,“和谐世界”理念的提出与完善是中国外交过去10年的最大亮点。随着中国社会政治保持稳定、经济实力快速增长、海外利益上升,“和谐世界”理念为中国在国际舞台确立了正面、清晰、积极的形象,消除了部分外界疑虑。

  他表示,中国外交10年来的另一个亮点是由中国外交人士直接倡议和推动的世界主要大国间的战略对话,包括各种高层交往与对话机制,如元首年度互访、议会领导人年度互访、总理定期会晤、国家安全磋商等,涉及全球不同地区的近20个全球性大国和地区强国,几乎涵盖了所有战略枢纽地区的关键角色,涉及经贸、反恐、能源安全、地区安全、热点掌控、联合国改革等议题,很多议题超出了双边关系的范围。借由上述对话机制,中美、中欧、中俄等大国关系取得了显著进展。

  中国外交的第三个亮点是中国外交官在国际舞台上的斡旋活动明显增多。王逸舟说,中国外交官出现在苏丹、缅甸、叙利亚、利比亚、伊朗、朝鲜等多个热点地区参与斡旋,中国与外界的合作范围在不断扩大,中国逐步树立了自己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曲星指出,虽然一段时间以来周边外交遇到阻力,但不能否认过去10年周边外交取得的重大进步。如中国政府通过外交努力,几乎与全部14个陆地邻国签订了边界条约或协定,为迅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周边环境。中国通过上海合作组织、东盟等区域组织和中国-东盟(10+1)、东盟与中日韩(10+3)、东亚峰会、中日韩合作等区域合作机制,极大推动了区域经济发展。

  2011年来,随着美国高调宣布“重返亚太”,黄岩岛问题、钓鱼岛问题、南海问题等相继掀起波澜。曲星分析,美国意在帮助亚太地区一些国家在争议问题上加强与中国讨价还价的能力,有些国家出于国内政治因素等各种考虑,在争议问题上对华表态强硬,这使得本地区国家间的历史遗留问题更加复杂。

  曲星表示,要解决好上述问题,中国需要首先处理好与美国的复杂关系,维护中美关系大局的相对稳定,发展互利共赢、相互尊重的伙伴关系,其次要努力通过谈判协商解决争端,但对于个别国家的极端做法,中国要坚决捍卫自己的主权权益。中国还要加强国防能力建设,增强应对可能出现的复杂局面的能力。

  当然,眼下中国外交的挑战并不仅限于周边局势。王逸舟说,从长远看,“和谐世界”核心概念有待细化、领域化,它在外部世界的接受度依然不高,其实现路径、适用范围等都应当深入探讨,外交总体战略与军队现代化目标之间的统筹还存在一些问题,外交工作与军队国防目标的沟通尚处于不高的水平,大国外交学与大国军事学之间尚缺交融协作等,这些问题都需要解决。

  未来5年,中国可望保持综合实力和影响力持续上升的势头,力图向国际政治舞台的中心靠近,逐步改变传统西方国家长期主宰各种重大国际制度的局面,而传统西方霸权国家则千方百计维持旧的格局,以避免主导权的旁落。王逸舟就此分析,考虑到中西方存在的实力差距,此消彼长的摩擦会不断加剧,这一过程漫长曲折。中国将成为更多国际制度的重要成员,同时受到各种国际规范的更多压力。国际间新旧交替的矛盾更加复杂,中国争取话语权的博弈将更富有挑战性。

  王逸舟强调,在当代各种国际机制中,联合国安理会是制衡国际冲突和推动国际安全的最重要机制,它在未来的作用可能还会上升。正因如此,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都希望在这一机构里有代表权甚至主导权,这才有了激烈角逐、明争暗斗的安理会改革议论和各方博弈。作为常任理事国之一和唯一来自发展中世界的国家,对于国际集体安全这一中枢机构的变革,中国必须拿出全面的统筹考虑,中国无法结盟或依赖任何别的大国,只能早做准备、草拟方案、周密规划、避免受损,这将考验中国未来的外交政策水平。

推荐给朋友
  打印文字稿 全文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