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总统普京将于6月5日起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访问前夕,本报记者采访了几位长期致力于促进中俄友好关系发展事业的知名人士,感受到他们对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发展的坚定信心。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执行理事长刘古昌曾任中国驻俄罗斯大使,在他看来,普京此次访问对两国较长时期的关系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他说,目前中俄互为最重要的战略伙伴,两国的政治互信、务实合作、人文交流和国际问题合作都具有相当高的水平。双方在深化两国关系、推进两国合作发展方面意志坚定,愿望强烈。
刘古昌说,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中国和俄罗斯作为新兴市场国家有很多共同关切,两国间合作又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中俄比邻而居,双方需要保持并不断加强彼此间的合作,以共同应对当前面临的新威胁、新挑战。俄罗斯提出开发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恰逢我国西部大开发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进入新阶段,双方的战略对接将更加有效,尤其是为双方务实合作创造了非常大的空间。去年胡锦涛主席访问俄罗斯,双方对中俄关系未来十年的发展做出了规划。预计中俄元首本次会晤将会讨论两国关系的总体发展方向,并积极推动落实未来十年的发展规划,促进双方的共同发展,维护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
中国俄罗斯文学研究会会长、中国社科院外文所研究员刘文飞是工作在俄罗斯文学研究一线的著名学者,对中俄关系中的“文学因素”深有感触。他说:“在中国,文学读者中恐怕很少有人没读过俄国文学作品,粗通文墨的普通百姓对普希金、托尔斯泰等俄国作家的名字也不陌生,说俄国文学在中国家喻户晓或许并不言过其实。”可以说,“文学因素”在中俄两国百余年的关系史中始终在发挥强大的正面影响。
刘文飞认为,在中俄两国发展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当下,文学和文化交流对于增进中俄两国人民的理解和互信、好感和尊重所扮演的角色是非常重要的。相信随着中俄两国领导人对人文外交的重视,文学因素必将对促进中俄关系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高莽是中国从事俄罗斯文化研究的著名学者。他对本报记者说,俄罗斯和中国都是世界大国,有着辉煌的历史,人民淳朴、坦诚、勤劳。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和俄国19世纪的文化高峰都是难以企及的。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需要取长补短,互相帮助,共同发展,为世界和平事业做出应有贡献。
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中心主任李英男教授是李立三与李莎之女,对中国的俄语教学和中俄文化教育领域交流多有贡献。李英男对本报记者谈起她今年去位于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的阿穆尔大学做讲座的情形——教室里挤满了好奇的俄罗斯学生,迫不及待地想要了解中国的风俗文化、发展现状。一名阿穆尔大学教师6岁的小儿子对李英男说:“等我长大了,一定要去中国学习,去中国工作!”这样渴望来中国的孩子,在布市数不胜数。李英男情真意切地说:“看到这些孩子们,我就仿佛看到未来10年、20年、30年甚至更长时间里的中俄关系不断变得更加紧密,人民之间更加亲近!”
记者采访的从事对俄友好工作的人士普遍感到,随着中俄两国领导人致力于将上层的热力不断传导给两国民众,两国的民间交往通过互办“国家年”、“语言年”、“旅游年”得到了极大的推动,可以清楚地感受到两国人民的亲近感不断增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