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最新动态 了解我们 媒体互动 声音观点 相关链接
搜索
张九桓:兼收并蓄展千姿
2011/01/07

  不久前,我前往柬埔寨的吴哥窟参观。远远看去,祭坛上三座宝塔叠印蓝天,巍峨壮观。这景色不正是柬埔寨国旗中央的图案嘛!碧波澄澈的荷塘倒影使祭坛平添几分瑰丽和妩媚。三层回廊的石雕充满想象力,且工艺精湛。登上祭坛顶层,才看清楚塔有五座,象征处于世界中心的“须弥山”的五座山峰。极目眺望,掩映在绿树丛中的寺庙和王城废墟绵延数公里,宽阔的护城河逶迤环抱,可以想见昔日王朝的繁华鼎盛。

  吴哥是古高棉王国最兴盛的王朝,始于公元9世纪,终于15世纪。吴哥时期的高棉在东南亚有很大的版图和影响。1295年,中国元朝曾遣使“招谕”,周达观随行并著有《真腊风土记》。吴哥古城曾被历史的昏鸦老树湮没400年之久,直到1858年,后人借助周达观的记载才重新发现。

  像吴哥这样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伟大古迹在东南亚还有多处,如印度尼西亚日惹的婆罗浮屠、缅甸仰光的大金塔、泰国曼谷的玉佛寺等,从不同侧面展示了这一地区多姿多彩的文化。

  我以为,东南亚的文化主要有三个来源:一是土著文化。越南、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国民族,千百年来繁衍生息,在文学、建筑、雕塑、音乐、舞蹈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文化。二是北来文化。中国自秦汉始同东南亚地区就有往来,元、明以后交往更为频繁。中国的瓷器、茶叶、丝绸在这里备受青睐,孔孟之道大受尊崇。三是西来文化。婆罗门教、印度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先后传入东南亚并产生较大影响。

  东南亚在传承着本土文化的同时,又敞开胸怀吸纳外来文化,形成了多元并存、和而不同的文化格局,例如在柬埔寨,离吴哥窟不远有一座巴戎寺,主要由49座“四面佛”塔组成,其雄伟而精美的佛教雕刻艺术,同吴哥窟婆罗门教建筑艺术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在印尼,大多数岛上都矗立着绿色的清真寺,随处可听到高音喇叭里传出诵读《古兰经》的声音,可是在巴厘岛至今仍然保留着对印度教的信仰和对多神的崇拜。 在马来西亚,有一座“巴巴娘惹”博物馆。巴巴娘惹是指15世纪初定居马六甲的中国明朝人后裔,一般指男性华人与当地马来妇女通婚所生子女。他们既保留着传统中华文化,又融入了马来文化,于是在饮食、服饰、瓷器、建筑等方面呈现出自己的文化特色。所用餐具瓷器中,大胆运用红、黄、蓝色,鲜艳夺目。色彩亮丽的服饰,也极富“南洋”气息。

  泰国王室和政府历来鼓励各种文化融合,赞成各民族通婚。华人与泰人通婚的现象非常普遍,以至很难分清谁是华人谁是泰人,于是有了“中泰一家亲”的说法。 新加坡是一个以华人为主体的国家,但政府强调该国是一个多元种族和文化并存的国度,注意照顾处于少数地位的马来族、泰米尔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的利益和情感。

  不可否认,在东南亚的某些地方、某些时段,也曾因种族和文化差异而引发过冲突或骚乱。比如泰南三府多年动乱不息、印尼曾经发生排华事件,除外部势力插手、社会分配不公等原因外,宗教文化矛盾激化的破坏性也不宜忽略。

  总的说来,东南亚文化的特点是广纳兼容而非孤立排他,是多元并存而非一花独放。本土与外来,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在这里汇聚交融,形成了一块璀璨多姿的文化园地。

推荐给朋友
  打印文字稿 全文打印